一、图书的构成
扉页(也称为内封面或副封面)
扉页是指书的封面或内衬之后,正文之前的那一页。扉页通常印有书名、作者或译者姓名、出版社和出版年份等。扉页还起到装饰作用,增加书籍的美感。
版权页面
版权页是指版本的记录页。在版权页中,根据有关规定,有书名、作者或译者姓名、出版社、出版者、印刷者、版号、印数、开本、字数、出版日期、定价、书号等项目。版权页一般印在扉页背页的下端。版权页主要是让读者了解图书的出版情况,往往附在书刊正文的前后。
衬页
封面和扉页之间以及封底和正文之间的空白页。前面的叫前衬,后面的叫后衬。前后衬有两个相连的,称为连环衬(简称环衬)。衬书一般比正文用纸要好。
篇章页(又称隔页)
篇章页指的是在正文的每一章的开头印有一章、系列或章节的名称的单页。页面只能使用单页码,双页码多为空白。双码后插页,一般按暗码计算或不计页码。页面有时会打印在彩色纸上以示区别。
目录
是目录书刊中章、节标题的记录,起着主题索引的作用,方便读者查找。目录一般放在书刊正文之前(期刊中由于印张的限制,目录往往放在第二、第三或第四封面)。
序和前言
作者或他人附加在正文前的文章,用于说明写作意图、写作过程、信息来源等,或者评价这本书的内容。
出版者的话
是说明图书出版的过程、目的、要求或简要介绍的文字。
正文
这本书的主要部分,也称为“本文”。一般分为篇、章、节、段等。在编辑过程中,要充分注意正文中篇、章、节、段等层次的划分是否恰当,内容是否与标题一致,标题是否与目录所列内容一致。
插页
指的是印在正文中但与正文不连贯的一页。它通常印刷在更好的纸张上,其内容大多是与文本相关的艺术插图和表格。比较讲究的书在正文前,有作者的照片、笔迹,还有作者或某人的题字。插页一般不包括在页码内。如果包括在内,它们应该是一个暗码。
后记
由作者或其他人附在正文后说明出版过程、信息来源等的文章,还有一些是读后感。
版式
是指书刊正文的所有格式,包括字体、字号、版心大小、通栏、双栏、每页行数、每行字数、行距、表格和图片的排版位置等。
版心
版心是指每页上的文字部分,包括章、节标题、正文、图、表、公式等。
破栏
破栏也叫跨栏。报纸和杂志大多是分栏排列的。这种一列装不下,延伸到另一列,占据一列以上的排列称为破栏排。
天头
是指每页顶部的空白处。
地脚
是指每一页的下端空白处。
书眉
一般书眉与页码在同一行上,但不要求统一。它们可以分开排列。比如书名和章节名安排在书的上面,页码可以安排在下面。一般单页书的书名用章排,双页书的书名用眉排。书眉可以起到方便阅读的作用,也可以起到装饰版面的作用。书眉一般用小字排版,另一面和空白面的页面(每隔一页)一般不排书眉。
暗页码
也称暗号,是指没有编号但占据页码的页面。它通常用于插图、表格插页、空白页或分隔页等。
另页起
如果第一篇文章以单页码结束,第二篇文章也要求另页起,就必须在上一篇文章的后留出一个双码的空白面,即放一个空码,每篇文章要求另页起的排法,多用于单印本印刷。
另面起
从另一边开始是指一篇文章可以从单码或双码开始,但必须从另一边开始,而且不能排在前一篇文章的旁边。
表注
表格注释是指表格的注解和说明。一般放在表的下方,有的放在表框里面。表格注释的长度不应超过表格的长度。
图注
是指插图的注释和描述。一般在图片标题下面,少数在图片标题上面。一般情况下,图形的行长不应超过图形的长度。
背题
是指安排在一面的末尾,后面没有正文的标题。排版规范中禁止使用背景问题,出现背景问题时应该避免。解决的办法是在这一页加行,缩进行或者留尾距,把标题移到下一页。
版次
第一版称为“初版”,重大修改后内容重新编排的称为第二版。
印象
指每版印刷的次数。从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开始,每次再版都会累加标记。如果是第二版,印象数还是从第一版开始算。
印次
从第一版的第一次印刷开始计算的累计印刷份数。不同对开本或装帧的书要分开算起。
附录
相关文章、文件、图表、资料等。一般用比正文小的固定数字打印。
参考文献
编著或编译书稿时查阅相关资料的记录。
二,装帧设计
封面(又称封一、前封面、封皮)
它是一本书的表面,上面印有书名、作者、译者姓名和出版社名称。封面具有保护书页和美化书刊的作用。
封里(又称封二)
指的是封面的背页。一般是空白页,因为封面的纸比正文更光滑更厚,所以有些书经常用它来印插图。薄本也可用于印前演讲或目录。
底封(又称封三、里底封)
指的是封底的内页。一般是空白页,有些书也用它来打印正文或正文外的其他文字和图片。
封底(也称为封四)
统一书号、定价、条形码等,让发行者和读者知道售价,有时还会把内容摘要和版权印在上面。期刊通常在封底印刷版权页,或者用来印刷目录的文字和图片等非文字部分。
书脊
书脊是指连接封面和封底的书脊。
一般3个印张以上的图书,书脊上都印有书名、卷(册、集、卷)、作者、译者、出版社的名字,以便于在书架上查找。厚书也可以用来做装饰设计。
折口
平装书的封面和封底切口处留下的空白纸向内折叠,有时印上内容摘要,或书刊介绍,作者介绍,称为折口。
订口
书脊处的装订边是指装订处和版心之间的空白部分。
居中(上下居中,左右居中)
排版时,标题、表格标题、图片标题等。以中间一排为准,一般称为左右居中。如果表格中的文字或数据需要安排在表格中间,则称为表格中间,校对时应标注清楚。
出血版
书内的图画或插图,在书完成后,一面或两面被剪去,称为“出血版”
接排
意思是下一章的题目在上面的底部,不在另一边。
标题级别
一本书的书名分为篇、章、节等不同大小的书名。一本书里最大的标题叫做一级标题,其次是二级和三级。
三,校对
校对的概念
它是根据稿件进行校对、纠错和提问的工作,以保证出版物的质量。
校对的作用:校异同、校是非校异同(又被称为“机械校”“死校”)以原稿为唯一依据或标准检查校样,识别两者的异同,相同的通过,不同的以原稿为基础进行校正。
校是非(又被称为“活校”):校对者用自己储存的知识或其他权威材料判断稿件的正误,确认为“是”则通过;如果确认为“否”,将要求编辑部解决问题。
校对的职责
共同的职责是:1。忠于稿件,根据稿件逐一核对校样,杜绝排印错误。2.如果发现稿件中有各种错误或不足之处,用铅笔在校样空白处提问或填写“原稿疑问单”,交编辑部解决。
初校(一校)
根据原稿逐字核对校样,基本消除校样上的排印错误和遗漏。初校者应排除“后面还有二校把关”的心理,杜绝由于放松对质量的要求,遗留错漏给下个校次。
二校
根据手稿核对校样,继续排除初校遗留的错误,检查初校所作的改正是否正确。
校样
按原校对。校样按校次分,有一校样、二校样、三校样、四校样等等。
清样
经过所有流程准备发出送检的校样。一般来说,清样上不应有涂改痕迹。
那么现在,您对【出书中出版常用术语】了解了吗?
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做的详情介绍,若还有什么不明白的,可以免费在线咨询我们的客服,会有专业的出版顾问为您解答。
出书顾问一对一服务
全程托管,进度可查
正规出版社
安全可靠 手续透明
渠道全 覆盖广
渠道遍布世界各地
物美价廉
统一标准收费 择优推荐
无忧退款
出版不成功全额退款